在肅州區東南街街道東關苑社區,李玉和與妥海琴夫婦是大家眼中的“溫暖使者”。他們用多年的堅守與付出,在志愿服務的道路上并肩同行,讓愛與奉獻的光芒照亮社區每個角落,譜寫著平凡而偉大的公益樂章。
50歲的李玉和出身農民家庭。母親早逝的遺憾,在他心中種下了關愛老人的種子,而他與妻子妥海琴的緣分,也因志愿服務而起。
一次,妥海琴在東關十字看到正在做志愿服務的李玉和,他的專注投入吸引了妥海琴。兩人因公益之心走到了一起。他們不僅是生活中的伴侶,更是行走在志愿服務路上的最佳搭檔。
愛心助老、愛心送考、文明交通勸導、慰問孤寡老人、看望特困兒童、參與大手拉小手環境整治……總能看到他們身著紅馬甲的身影。
走進李玉和家,布置簡單,客廳里一大摞準備捐贈的紅色沖鋒衣格外顯眼。
從白手起家到創辦餐飲連鎖店,李玉和夫婦始終將公益放在心里。在他們心中,最幸福的事不是自己賺到錢,而是讓更多人因他們而幸福。他們對自己顯得有點“吝嗇”,對社區老人和困境兒童卻無比慷慨。逢年過節,親自掌勺制作醬肉、醬菜等美食送給需要關心的人。
面對外界“太傻”的質疑,李玉和總微笑著回應:“有能力為別人做點什么,心里舒坦。”針對東關苑社區“三無”老人、孤寡老人和困難老人較多的情況,夫妻倆積極響應社區號召,鏈接各類社會資源,組織多種形式的志愿服務愛心幫扶活動,為老人辦實事、解難題,助力社區文明和諧發展。
自創辦公司以來,李玉和夫婦向東關苑社區孤寡空巢老人、低保人群、保潔員發放優惠餐券10萬余張。在社區連續舉辦的7屆千人餃子宴中,他們自掏腰包,帶領團隊包餃子、送餃子,讓老人們感受到社會的關愛。
8年來,他們累計提供價值15余萬元的食材,服務居民7000余戶、2萬余人,多次組織困難老人免費到北京旅游、開闊眼界。
“天下老人皆父母。”李玉和常說,“我們今天的幸福生活離不開上一輩的努力拼搏,關心照顧好老年人的生活,是我們應盡的責任,也是需要傳承下去的精神財富。只要能干得動,這條路我們夫妻會一直走下去。”
時光流轉,在漫長的志愿服務歲月里,李玉和與妥海琴攜手相依、相互扶持。他們以愛為筆、以奉獻為墨,書寫著“最美家庭”的動人篇章,用實際行動詮釋著公益的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