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年來,瓜州縣立足本地實際,深挖文化底蘊,積極探索創新,將移風易俗融入鄉村治理各環節。以精神文明建設為重要抓手,推動鄉村實現產業興旺、生態宜居、鄉風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德治為本 筑牢鄉村文明之基
在推進精神文明建設過程中,瓜州縣充分發揮黨建引領作用,組織民政部門聯合鎮村黨組織,深入挖掘各村文化、傳統習俗,對其中的家規、家訓進行梳理。秉持取其精華、去其糟粕原則,結合當下鄉村發展需求和時代精神,制定貼合各村村情民情的村規民約。將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勤儉節約、厚養禮葬等移風易俗內容融入其中,使其成為村民共同遵守的行為準則。
為切實發揮村規民約作用,各村積極動員威望高、品行好、能力強的“鄉賢”牽頭,成立紅白理事會、村民理事會、道德評議會、禁毒禁賭會等基層自治組織,活躍在鄉村生活的方方面面。在日常生產生活中,運用村規民約對村民進行德治教化。
在瓜州縣廣至藏族鄉新堡村,紅白理事會成員向村民宣傳婚喪嫁娶簡辦理念,引導村民摒棄大操大辦、鋪張浪費的陳規陋習。如今新堡村村民在婚喪事宜上的花費大幅減少,更多的資金被用于發展生產、改善生活,文明新風悄然興起。
陣地聚力 弘揚鄉村文明新風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瓜州縣加快推進基層公共文化陣地建設,全力推動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所、站)實現全覆蓋,這些文明實踐陣地成為傳播先進文化、弘揚文明新風的重要場所。積極吸納“五老”人員和道德模范、“身邊好人”“好婆媳”等先進模范,組建移風易俗志愿服務隊、百姓宣講團、巾幗宣講團、青年講師團等志愿服務隊伍,常態化開展“文明婚嫁新風尚”“綠色殯葬理念推廣”“文明禮儀進鄉村”等移風易俗宣傳宣講活動,將文明理念、先進事跡傳遞到千家萬戶,使村民在潛移默化中接受文明的熏陶。
在瓜州縣三道溝鎮,每年都會舉辦“三道溝好人”“最美家庭”“好婆媳”等評選活動,對其先進事跡在三道溝鎮好人廣場、文化長廊等公共場所進行展示,激發村民見賢思齊、爭當先進的熱情。如今,在三道溝鎮,學習先進、踐行文明已成為一種時尚,村民們的精神面貌煥然一新。
積分激勵 激發鄉村文明活力
為充分調動村民參與鄉風文明建設的積極性,瓜州縣積極探索文明實踐積分制管理機制,為移風易俗工作注入新的活力。“積分+紅黑榜”制度,將所有家庭納入評比范圍。在積分細則中,明確列出移風易俗相關內容,自覺踐行婚事新辦、喪事簡辦可獲得相應積分,違反移風易俗規定則會被扣分。村民積累的積分每月可到村文明實踐積分超市兌換生活用品。同時,積分也是評選道德模范、最美人物等榮譽的重要依據。這一制度的推行,讓村民切實感受到參與鄉風文明建設的好處。“攢積分”成為村民生活中的新樂趣,大家主動遵守移風易俗規定,積極參與鄉村文明建設。
如今,瓜州縣小積分兌換大文明、小獎品匯聚大動力,已成為各鄉鎮推動精神文明建設的有力舉措。越來越多的村民自覺參與到移風易俗工作中,形成文明鄉風、良好家風、淳樸民風,為鄉村振興提供了強大的精神動力和良好的社會環境。
多方聯動 共促鄉風文明
精神文明建設是一項系統工程,需要政府、社會、群眾多方聯動,形成共建合力。瓜州縣積極整合各方資源,引導社會力量參與鄉村文明建設。鼓勵企業通過捐贈、投資等方式,支持鄉村文化設施建設、移風易俗活動開展。注重發揮學校在鄉村精神文明建設中的作用,各中小學將移風易俗教育納入德育課程體系,通過開展主題班(隊)會、征文比賽、社會實踐等活動,引導學生樹立正確的價值觀和文明觀念,以“小手拉大手”的形式,帶動家庭和社會形成文明新風尚。
此外,瓜州縣利用新媒體平臺,廣泛宣傳精神文明建設成果和先進典型事跡。多渠道發布移風易俗相關政策解讀、文明創建活動動態、身邊好人好事等內容,擴大宣傳覆蓋面,營造濃厚的輿論氛圍。通過制作移風易俗主題短視頻,生動展示轄區群眾在婚喪嫁娶方面的新變化,這些視頻在網絡上廣泛傳播,起到了良好的示范帶動作用。
如今的瓜州,文明之風吹遍每個角落,城鄉處處洋溢著和諧、文明、向上的氣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