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敦煌女子講堂”開班時,敦煌研究院名譽院長樊錦詩對講堂和敦煌市廣大婦女深情寄語:“女性能頂半邊天;我們女性還是非常聰明,有很多獨到之處,心比較細;希望今天的女性要自強、自立、自信。”
春暖花開的季節,在敦煌市委黨校舉辦的第六期“敦煌女子講堂”上,敦煌剪紙非遺傳承人莊生娟不僅深入講解剪紙技藝背后所蘊含的敦煌歷史脈絡、民俗風情及藝術審美變遷,而且通過互動環節,引導學員從文化根源去理解剪紙圖案的寓意,創作融入現代元素的剪紙作品,讓傳統與現代深度交融,重煥生機。莊生娟說:“‘敦煌女子講堂’是以敦煌文化講座、非遺傳承、女性成長分享等為主題,為敦煌及周邊地區女性搭建的一個文化賦能、自我提升的平臺。作為敦煌剪紙的非遺傳承人,我參加過女子講堂的學習,也在第六期作了以《傳統文化的力量》為題的分享,通過講述我這些年學習傳播剪紙文化的變化及感受,激發了女性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創新實踐的積極性。”
記者從敦煌市婦聯了解到,“敦煌女子講堂”自2024年5月17日首場開啟以來,目前已成功舉辦7期,廣大女性在知識滋養中汲取力量,在文化傳承中綻放光彩。
千年敦煌,多姿多彩,每一個敦煌人都是“敦煌故事”的講述者和傳播者。
“‘敦煌女子講堂’在傳承與弘揚敦煌文化、提升女性素養等方面取得了顯著效果。通過老師深入淺出的講解,讓參與者領略到敦煌文化的博大精深,激發了大家對傳統文化的熱愛與敬畏。互動交流環節更是活躍了氛圍,促進了知識的傳播與思想的碰撞,女性在提升自我認知與文化素養的同時,增強了團隊凝聚力,找到了歸屬感。未來,‘敦煌女子講堂’將進一步擴大規模與影響力,吸引更多不同群體的女性參與,邀請不同領域的專家學者,豐富講堂內容,從敦煌藝術、歷史、民俗等多個角度深入挖掘,打造更具系統性與專業性的課程體系。讓敦煌文化與女性成長理念惠及更多人,為傳統文化的傳承與女性發展事業貢獻更多力量。”敦煌市婦聯主席鐵曉燕說。
從壁畫中的飛天樂舞到講堂里的鮮活實踐,從手工藝者的飛針走線到虛擬世界的數字孿生,敦煌女性正以多元方式詮釋文化傳承的當代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