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國家食品安全示范城市創建地,今年以來,敦煌市將千年絲路積淀的節儉基因與現代治理理念深度融合,通過推行小份菜、“N-1點餐”等舉措,構建了政府引導、企業響應、全民參與的文明餐桌建設體系,讓節約糧食、杜絕餐飲浪費從倡導口號轉化為城市生活的日常。
在敦煌市機關食堂,“N-1點餐制”公示牌格外醒目——10人就餐按9人標準點餐,不足10人按實際人數減1份。這份“點餐公式”的背后是敦煌市黨員干部帶頭簽訂的6800余份《反餐飲浪費承諾書》,以及開展的350余場警示教育活動。“關鍵少數”成為節約示范者,黨政機關食堂剩飯剩菜量較之前減少一成。
各學校開展“小手拉大手——愛惜糧食伴我在校園”系列活動,通過主題班會、“糧食的旅程”實踐課、國旗下演講等形式,將“粒粒皆辛苦”的古訓融入青少年教育。敦煌市第二中學的“光盤小衛士”活動,不僅讓學校食堂浪費現象基本杜絕,更通過學生帶動數萬個家庭參與節約行動。
各鎮紅白理事會將“節約糧食、制止餐飲浪費”寫入村規民約,一萬余人次志愿勸導覆蓋婚喪嫁娶等宴席場景,推動宴席菜單從講排場轉向重品質,平均每桌宴席食材浪費量下降20%,樹立了文明新風尚。
敦煌市156家餐飲企業全面推行“大小份菜單”,35家線上平臺同步推出1至2人份、3至4人份等規格餐品,參與企業的廚余垃圾產生量同比減少近兩成。各餐飲門店將節約理念融入消費場景,3100余張以敦煌元素為背景的“節約糧食”主題海報、1.5萬余個“適量點餐”桌簽覆蓋全市餐廳;服務員主動推薦半份菜、拼盤菜,推出“光盤換果盤”“剩菜免費打包”等貼心服務。針對浪費行為,部分餐廳試點“廚余垃圾計量收費”制度,浪費現象減少近三成,節約從道德倡導轉化為可量化的消費選擇。
在“文明敦煌”抖音號,“節約糧食挑戰賽”話題下的65件市民原創短視頻累計瀏覽量達596.5萬次,150余條以莫高窟飛天元素為創意的公益短片在全城LED屏循環播放,3萬份節約倡議書走進千家萬戶,“適量點餐、理性消費”的理念深入人心。
敦煌市將反餐飲浪費工作納入食品安全風險分級評定、賓館星級評審等重要考核指標,形成“考核—監督—整改”閉環管理機制。來自社會各界的退休干部、社區工作者、熱心市民等20余名“文明餐桌義務監督員”常態化深入餐廳、食堂等場所,及時制止浪費行為。市場監督管理部門對40余家存在浪費問題的餐飲單位開展約談整改,對情節嚴重的2起典型案例立案查處,起到了良好的警示作用。去年,敦煌市餐飲單位浪費投訴量減少超過三成,“吃多少點多少、吃不完打包”成為主流消費習慣。
這場始于餐桌的文明實踐正成為敦煌城市文明的亮麗底色,也為新時代弘揚勤儉節約傳統美德提供了生動的“敦煌樣本”。